通讯员 石志蔚 南睿
“谢谢你们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麻烦。”2月6日,当事人刘露紧紧握住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的手表达了谢意。
日前,鄠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巧用温情化矛盾,通过用心用情与被执行人及其家人沟通交流,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了法院判决,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刘露的丈夫何杰与李丰同住一个村,是表亲关系。在为李丰修建住宅时,何杰不慎摔成重伤,经鉴定为九级伤残。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何杰一家更是雪上加霜。刘露多次和李丰协商赔偿事宜,在沟通未果的情况下,诉至鄠邑区法院。鄠邑区法院判决李丰赔偿何杰各项损失共计19.94万元,但李丰却迟迟未给付赔偿款。于是,刘露向鄠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鄠邑区法院法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查控李丰的财产,却发现李丰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李丰以各种理由推脱执行。
“法官,我丈夫现在卧病在床,我们一家人怎么活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被执行人迟迟未履行判决,何杰的女儿一气之下向学校提出退学申请,准备远赴他乡打工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面对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执行法官迅速调整策略,启动执行联动机制,与政府、村委会通力协作;同时,对何杰的女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树立信心、进行学业指导。
针对李丰不愿配合执行的情况,执行法官决定从李丰的儿女身上打开突破口。“刘露一家原本也像你们家一样幸福,但现在她丈夫卧病在床,家里也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的女儿还在上学。希望你们能够站在他们一家的角度去想想,劝劝你们的父亲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经过执行法官的释法说理,李丰的儿女表示愿意替父亲赔偿,并向何杰一家表示歉意。
最终,经过执行法官从法律和情感道德方面劝说,李丰的儿女主动帮其履行了偿还义务,将19.94万元赔偿款汇入何杰的账户。李丰也来到法院,向刘露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至此,该案顺利执行完毕。(文中当事人名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