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陕西实践与优化路径

  董青梅 王欢浪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作用。陕西立足省情实际,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陕西实践。首先,构建系统化推进机制。陕西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聚焦法治陕西宣传。省委政法委举办了改革开放40周年法治陕西建设成就展,每年将法治陕西宣传列入全省政法工作要点和政法宣传舆论工作要点。省级政法机关组织开展法治陕西平安陕西行活动,设立“检护民生·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等主题和 “陕亮执行”“法官故事”等专栏。司法行政系统积极推广“天天学法”“以案释法”深入开展指尖上的法律宣传,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其次,大力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宣传。陕西通过实施《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推进方案》和《陕西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全省共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2个。第三,注重培养法治宣传人才。陕西注重培养“法律明白人”,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每年组织全省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法律素养。第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陕西通过建设法治广场、公园、长廊等公共设施,将法治文化融入农村生活,先后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360场。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第五,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陕西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法律六进”活动,将法治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同时,大力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机制,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第六,打造政法宣传矩阵。建成政法全媒体矩阵,大力宣传法治陕西建设典型。各政法单位充分利用媒体矩阵,紧盯国家安全日、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第七,创新“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建成覆盖全省的法治文化阵地网络。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法治宣传教育,鼓励行业商会、协会等组织对会员开展法治教育;同时,通过电影、剧目等形式,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第八,注重法治典型宣传。持续广泛宣传全省满意的政法干警和政法单位以及“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等,大力弘扬陕西政法英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法治陕西建设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法治宣传教育的陕西特点。坚持正确方向。在法治宣传过程中,陕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把好政治关、政策关、文字关、法律关和保密关,确保法治宣传方向正确、引导有力、运用有效,真正让法律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注重系统谋划。陕西将法治宣传教育视为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陕西的重要基础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普法规划,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推进。突出重点领域。针对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青少年等重点群体,陕西实施差异化普法策略,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实施“法律进学校”“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在重点人群法治教育方面,针对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升其法治素养。强化创新驱动。陕西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普法形式,探索出红色法治资源的传承与利用、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应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等多种普法形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氛围。

  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法治宣传教育路径。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效果,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法治宣传教育路径,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首先,丰富传播方式与途径。要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打造融媒体普法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法治宣传内容,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其次,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要大力实施基层法治人才培育工程,定期组织培训会,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完善“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壮大农村一线法治宣传教育力量。建立普法志愿者服务体系,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第三,强化制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的实施,旨在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和保障新时代普法工作的开展,以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进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因而,要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评估机制,完善基层治理法治化标准体系,建立普法工作激励机制等,推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时代化。第四,深化融合发展。要推进法治宣传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融合机制,完善法治宣传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推进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加强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推动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让法治精神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陕西的实践表明,法治宣传教育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持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委政法委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公安
   第05版:检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瞭望
   第08版:专刊
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陕西实践与优化路径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 强化基层控申检察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