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通讯员 吴婷
司法建议工作是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的重要抓手。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的前端治理,深挖案件办理中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以及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从典型个案中“解剖麻雀”,因案因类精准提出司法建议,通过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聚焦问题整改 为促进依法行政开良方
“法律不仅仅是事后的裁判,更应成为事前的指导与规范。”6月5日,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办案法官冯玉超说。
在审理这起案件时,耀州区法院发现区某局存在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漏洞。为推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减少因生产经营引发的安全事故,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耀州区法院从压实“关键人”责任、构建“大监管”格局、筑牢“培训关”防线、强化“硬实力”建设、激活“全民查”模式等5个方面向该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在正式发送司法建议前,耀州区法院事先向被建议单位指出问题、提出初步建议,大力争取被建议对象支持,切实将重心从“发送主体”向“接收主体”转移,力争“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收到司法建议后,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作出积极回应,同时认真梳理司法建议书中指出的问题,全面进行整改,有效推进了相关领域治理工作。
有“建”有“复”的良性互动,正是耀州区法院司法建议从“写在纸上”到“落在地上”的生动缩影。为破解司法建议“空转”,杜绝“一发了之”,耀州区法院不断完善司法建议办理情况跟踪反馈制度,主动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联络,积极了解建议的落实情况,推动司法建议由“发送”向“办复”延伸。
聚焦重点领域 为保障民生福祉出良策
2011年,黑女士虚构身份与王先生登记结婚。之后黑女士(已另案处理)借结婚之事,采取欺骗手段,诈骗多名被害人礼金共计22万余元,其中诈骗王先生6.5万元。事发后,王先生向耀州区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与黑女士的婚姻登记。
耀州区法院确认了黑女士与王先生的婚姻事实,以及黑女士犯诈骗罪的事实。由于该民事诉求已明显超过法定起诉期限,无法通过裁判处理,于是,耀州区法院依法向福建省某民政局发出撤销婚姻登记司法建议书,建议撤销黑女士与王先生的婚姻登记。两个月后,该民政局将撤销黑女士与王先生的婚姻登记决定书抄送给耀州区法院。至此,困扰王先生多年的婚姻登记问题彻底得以解决。
“虚假的婚姻登记被撤销了,这块压在我心里多年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谢谢!”拿到撤销婚姻登记决定书的王先生向办案法官连连致谢。
撤销一纸结婚证,对司法机关来说或许只是日常办案,但对当事人而言,可能就是改写人生的转折点。耀州区法院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以最小化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实现权利救济,切实解决了当事人的烦心事。
聚焦大局工作 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良言
司法建议为发现的问题“把脉开方”,督促治理主体改进工作和规范行为。耀州区法院自觉把司法建议作为服务中心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针对涉及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因案施策提出司法建议,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承办法官发现,被告公司收到货款却未供货的行为不当,而原告公司存在未提前了解对方公司经营状况、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
个案的解决不是终点。为加强源头治理,帮助原告企业提升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耀州区法院向原告企业发出了司法建议书。针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强化风险防范、增强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建议该企业进行针对性整改,督促企业依法完善经营管理制度,避免同类纠纷再发生,变“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综合治理”。
一份份司法建议,靶向开方、精准施策。耀州区法院不断强化司法建议能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拓展审判效果,切实以“审判之力”助推“社会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