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洪钧 通讯员 郑姣
“我们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工作思路,加强融合履职,用法律铠甲抵挡风雨,以检察温情守护花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7月25日,安康市紫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雯面对记者采访时说。
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近年来,紫阳县检察院依托紫阳中学初中部设立的“向阳花”未成年人工作室,以县域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点为定位,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模式,构建“四心”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家庭法治教育以及心理疏导等工作,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法治宣传,营造氛围提素养。紫阳县检察院充分利用“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青少年走进检察机关,感受一线办案,接受法治教育;创新未检普法形式,开展“小小检察官”活动,聘任27名中学生担任“小小检察官”,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思维和实践能力;着力扩大普法“朋友圈”,联合县妇联、教体部门开展家长普法教育活动,将教师和未成年人父母纳入普法圈,2023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20余场次、家庭教育讲座4场次,来自社会各界的352名家长参加讲座。
综合整治,净化环境护成长。紫阳县检察院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网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统一制作发放“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警示标识,确保校园周边的安全与秩序;开展联合夜查行动,对县域内酒吧实现全覆盖排查,引导经营者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协同联动,多元共治聚合力。紫阳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刚性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对相关单位未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校园周边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电竞酒店等重点行业违规接纳、雇用未成年人等问题,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形成了“检察监督 + 行政执法 + 行业自律”的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措施。
司法保护,筑牢防线守权益。对于涉罪未成年人,紫阳县检察院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认真做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全面做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帮助其更好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同时,该院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关爱救助工作,依法对涉案困难、困境儿童发放司法救助金,切实解决未成年被害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