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重立 本报记者 李煜
“你们不仅上门为我家孩子办理证件,还亲自送证到家,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7月22日,正在自家院子里干农活的张陈叶与丈夫范玉峰,见到前来探访的洛南县公安局洛源派出所民警时,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年逾六旬的张陈叶和范玉峰,是洛南县洛源镇张坪村16组的村民。原本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然而,多年前发生在他们儿子范志先身上的一场意外,成了这个家庭难以抚平的创伤。
2014年11月,年仅19岁的范志先在西安务工期间,不幸从高处坠落,导致腰部神经严重受损,自此卧床不起。
“孩子当时在自强路上的一家印务公司工作,因为电梯故障,孩子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变了。”张陈叶回忆道。事故发生后,印务公司老板迅速将范志先送往医院救治,并支付了高额医疗费用,但遗憾的是,范志先的病情并未得到好转。
范玉峰表示,2015年以后,他们一家倾尽所有为儿子治病,但效果甚微,最终只能将儿子接回家中继续治疗。为此,他们与儿子所在的公司对簿公堂。
“这些年来,孩子离不开床,离不开人照顾,每天都需要给他涂药水、换尿布、做引流。老板每月给的几百元生活费远远不够。”范玉峰无奈地说。虽然这个家庭最终通过协商获得了36万元的工伤赔偿,但这笔款项是分期支付的,至今仍未完全到位。“如果没有政策的帮扶和村干部的关心,我们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范玉峰说。
张坪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对范玉峰一家给予了积极的帮扶和关怀。村干部不仅联系残联为范志先办理了1级残疾证,还为范玉峰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并帮助他们一家申请办理了C类低保,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在此期间,洛南县公安局洛源派出所也在法理层面对范玉峰一家给予了关怀和帮助。
2024年年底,“背包警务”在洛南县公安队伍中广泛推广。洛源派出所的青年民警卢志轩背着行囊,频繁穿梭在自己的责任区内。负责张坪村社区警务工作后,卢志轩便将范玉峰家确定为必访对象,成了这家的常客。
“‘背包警务’背的是责任,装的是民心。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一定要将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卢志轩坚定地说。他的背包里,除了辖区群众的花名册、联系卡、工具书、宣传册和记录本外,还装着为群众办理好的身份证。
“山里的交通不方便,老乡们来一趟城里不容易。所以,我进村入户时顺便就把证送到办证人家里去。这样既省去了他们的麻烦,我们也更放心。”卢志轩笑着说。
7月上旬,卢志轩在走访中发现范志先的身份证已经到期,他立即向所领导汇报,并与户籍民警一起背着摄像器材上门为其采集信息、办理身份证件。为了拍出合格的照片,民警不断调整姿势,细心为范志先整理仪容仪表,最终顺利完成了人像照片及数据的采集工作。
7月21日,卢志轩又倡议全所民辅警对范玉峰一家进行捐助。民辅警们积极响应,纷纷献出爱心。次日,派出所用这笔善款购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连同新办理的身份证一起送到了范志先的家中。
“你们都是我的恩人啊!”病榻上的范志先艰难地开口。
“小范,坚强些!你要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告诉我们,大家都会来帮助你的。”洛源派出所所长李志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