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岳玲莉:让窗口服务走心更暖心

  岳玲莉为群众办理证件。崔林颖 摄

  本报记者 张建锋

  她是同事眼中的“老师”,是大队的“多面手”;面对窗口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她总能第一时间开出“良方”。她就是岳玲莉, 圆圆的脸盘,大大的眼睛,嘴角总带着微笑。

  岳玲莉是渭南市大荔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从警22年来,岳玲莉一直在窗口单位工作。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热情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2022年,岳玲莉被陕西省公安厅授予专项治理先进个人,荣获个人嘉奖一次、三等功一次。

  从户籍民警到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岳玲莉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全流程陪同、引导、帮办,用耐心、细心和暖心,擦亮大荔公安窗口服务的“亮丽名片”。她创新“五心”服务模式(首接耐心、优先贴心、快办暖心、容缺爱心、跟踪热心)和“五步”办证工作法(首问预约、分类受理、数据先行、所队联动、宣传引导),全力打造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精细的出入境管理服务。

  “谢谢,你帮了我大忙了!”2024年10月的一天,一位越南姑娘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感激地对岳玲莉说。这位已取得永久居留证的越南籍姑娘在大荔已经生活10年,由于语言不通、流程不清,一直没有办理医保,生病就医存在诸多困难。岳玲莉得知此事后,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带着她前往政务大厅、银行等地,帮其办妥了医保卡。

  今年春节期间,岳玲莉还带队走访在大荔的外籍人员,为他们送上春联、福字、慰问品等,征求他们对出入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主动融入当地生活。

  “每一个出现签发错漏审批的证件,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岳玲莉说。出入境窗口是守护国门的岗哨。她将审核关口前移受理前台,多询问、勤检查、细甄别,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每一项业务都慎之又慎。

  2024年8月,村民李某前来出入境大厅办理护照,工作人员询问出境事由时,其神情躲闪答非所问。为防止其被不法分子欺骗,岳玲莉将李某请至办公室沟通。通过询问得知,原来李某通过朋友介绍准备去泰国打工,工资待遇很高。

  “你好好想想,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吗?只怕迎来的是被迫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到时候想回家都回不了,这才是真正的噩梦啊……”李某终于意识到自己出国“打工”存在诸多隐患,主动放弃了护照申请。春节前,李某给岳玲莉打来感谢电话,称其朋友确实在国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当时多亏岳玲莉的耐心劝说,才让他没入险境。

  岳玲莉充分利用窗口贴近群众的优势,把出入境业务办理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宣传深度融合,主动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开展各类宣传工作,全面筑牢安全防线。2024年以来,她带领全队开展宣传活动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聚焦
   第08版:关注
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岳玲莉:让窗口服务走心更暖心
付瑞: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褪色
武艳:用耐心化解群众难题
罗刚:把小事办好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