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震 通讯员 康志峰
“有交警在,心里就踏实多了。这么热的天,真是辛苦交警了!”8月6日,一位来佳县旅游的游客说道。
夏季入伏以来,佳县多日气温飙升至40℃以上,热浪仿佛要将一切融化。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藏蓝色警服,在滚烫的马路上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就是佳县公安交警。
“针对三伏天交通安全隐患增多的现状,我们交警采取错时执勤,突出抓好早晚勤务,确保道路畅行、交通安全。”8月10日,佳县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大队大队长高亮亮对记者说。
汗流浃背的“勘查身影”
8月1日12时1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佳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的宁静。
“经开区园区路段,发生一起肇事,请求事故中队侦查……”“收到!请保护好现场,我们马上到。”民警任盼盼迅速挂断电话,和同事一起提上勘查箱,顶着烈日向案发地疾驰而去。
到达现场,地面烫得像“铁板烧”,民警们熟练地穿戴好头套、口罩、手套、脚套,还没开始工作,额头上的汗珠就已滚滚而下。“干这活儿,热还在其次,最难熬的是汗不停地往眼睛里流,手又在提取物证,不能随便擦拭,那样可能污染现场或者物证。”任盼盼说道,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未停。
民警们俯身测量刹车痕迹、拍摄取证、记录细节,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汗水流进眼里,蜇得眼睛生疼,他们咬牙坚持着。这样的现场勘查,最少要持续一个多小时,有时甚至需要三四个小时。“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事故现场,为事故认定把证据尽量找全,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任盼盼坚定地说。
暑气蒸腾中的“指挥坚守”
“长时间暴晒,最担心的就是身体脱水、体力透支,之前有同事中暑过。”佳县交管大队白云山中队中队长李鹏说。
白云山景区,作为西北地区的旅游胜地,每逢周末便游人如织。三伏天里,这里的热度更是“爆表”。拥堵的车流在热浪中缓缓挪动,柏油路面热气不断升腾。交警们身着藏蓝色警服,在马路上来回穿梭,手臂不停地挥动,精准地做出各种交通指示手势。他们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后背,形成了一道道深色的汗渍,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
不仅是白云山景区,赤牛坬民俗文化村、木头峪古镇、大美石窑、神泉革命纪念馆等景区周边执勤的交警们同样在与高温抗争。在骄阳如火的炙烤中,他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到了夜间,交警们还要开展酒驾查缉等行动。
为了应对高温,佳县交管大队增加了换班频率,备足了防暑药品和矿泉水,巡逻车里的冰袋成了大家的“降温神器”。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盐渍印满的“铁骑队服”
“我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发,人民影剧院十字路口是佳县居民上下班、购买生活用品的必经之地,早晚高峰车流人流都很密集,容不得半点疏忽。”7月15日,交管大队铁骑中队队员李向军说道。正午时分,他已经在路上巡逻了4个多小时,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柏油路面被晒得泛起油光。
铁骑中队的交警们戴着严实的头盔,头发已被汗水浸湿。“穿上这身警服,保障安全、畅通道路,就是我们的使命。”中队队员乔栓栓说。12时换班休整,他摘下头盔,解开骑行服,里面的短袖湿得贴在身上,胸口和背后泛起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90后”的李伟笑称自己是队里的“老铁骑”。他回忆起一件暖心事:“有一次中午执勤,一位外卖小哥骑车经过时,突然把一瓶冰镇矿泉水塞到我手里,什么都没说就跑了,我追都追不上。”说起这事,李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瓶矿泉水,让他感受到了群众的关爱与支持。
“作为交警,责任重大,不管多热多累,都必须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8月8日,佳县交管大队副大队长贺玉龙说。7月中旬以来,佳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交警们坚守岗位,接受高温“烤”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游客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他们用坚守与付出,成为烈日下最美的“马路风景线”。那一身身被汗水湿透、带着盐渍的警服,闪耀着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人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