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镇坪 “双进”e站 激活治理动能

  镇坪县检察院检察官联合民警化解一起纠纷。通讯员 贾桂锋 摄

  本报记者 陈洪钧 通讯员 贾桂锋

  8月初,随着一起土地纠纷的化解,镇坪县曾家镇居民王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王某和邻居曾因地界问题争执了数月。一筹莫展之时,王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12309热线。安康市镇坪县人民检察院驻镇检察官获悉情况后,立即联合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赶到涉事土地进行实地勘查,并对双方进行耐心调解,很快化解了这起土地纠纷。“检察‘双进’e站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王某对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镇坪县检察院将一条热线、一个平台、一张清单、一支队伍“四个一”机制转化为基层善治新动能,让“12309热线直连田间地头、让检察‘双进’e站解纷平台不出村镇”成为常态。

  镇坪县检察院将12309热线无缝对接县级12345热线以及县镇综治中心、“无忧调解超市”体系,构建了“一号牵头、多网联动、全域响应”的高效平台。无论大事小情,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的每一个诉求都能实现“一接即应、一刻不缓、一抓到底”。

  镇坪县检察院检察“双进”e站接到举报称,陕渝交界地带存在隐蔽非法取水行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该院公益诉讼团队迅速介入,精准立案,展开跨区域公益诉讼,及时制止了违法行为,并有效修复了生态环境。此案因发现及时、响应迅速、效果显著,被省检察院作为典型案例发布。

  针对基层矛盾多样的实际特点,镇坪县检察院将检察法律监督职能融入县域治理大局,依托检察“双进”e站,构建起整合多方资源的“一站式”解纷枢纽。该院通过“检察+综治”“检察+政务”等模式,实现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案件流转顺畅无阻、资源协调处置高效。

  曾家镇村民刘某与李某因债务问题存在矛盾。曾家镇检察“双进”e站检察官了解情况后,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村干部组成“调解联盟”,法理情多管齐下,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刘某感慨地说:“以前觉得打官司费时费力,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矛盾!”

  2023年以来,镇坪县检察院通过平台协作机制,已化解婚恋、邻里、债务等纠纷30起,将大量矛盾化解在村镇。

  在镇坪县检察院,“一张清单”既是责任,也是守护。群众发现的线索直达检察“双进”e站。该院随即启动清单管理机制,从统一登记、精准分流到以任务清单锁定责任人,再以“三单联动”压实监督闭环,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失去双亲的女孩小玲(化名)就是清单管理机制的受益者。社区网格员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线索通过社区网格员录入检察“双进”e站系统后,任务清单迅速流转至镇坪县检察院控申部门。核查属实后,镇坪县检察院与省、市检察院联动,启动跨层级司法救助程序,并建立后续帮扶机制,为小玲量身定制了长期保障方案,解决了小玲的监护、医疗、上学等难题。

  镇坪县检察院倾力打造了一支由“院领导+员额检察官+镇政法委员+村社网格员”构成的队伍,定期深入村(社区)、厂矿、学校、企业,常态化开展送法律、送服务、解法结、解心结“双送双解”活动。

  去年冬天,镇坪县检察院驻企检察官在入企走访中,了解到胡某等9名务工人员的工资被拖欠。随后,驻企检察官通过讲法律、明政策、指途径,帮助务工人员申请支持起诉。案件受理后,检察官数次奔赴涉事企业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企业如数兑现了务工人员的工资。

  以检察“双进”e站为抓手,镇坪县检察院通过热线响应“零延迟”、平台解纷“一盘棋”、清单管理“全闭环”、队伍下沉“解心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院就在身边”。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公安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公告
   第06版:法院
   第07版:说法
   第08版:聚焦
群众身边的检察院
镇坪 “双进”e站 激活治理动能
泾阳 数字搭桥 民生诉求“秒响应”
靖边 “检察 +综治” 双轨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