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從熇 王江炜 本报记者 李煜
“这起跨越10余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的成功执结,是商洛市法院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创新执行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9月5日,谈起一起在商洛市法院交叉执行专项行动中通过提级执行机制执结的“骨头案”时,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周驹介绍。
商洛两级法院持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有效维护了司法权威与社会公平正义,获得了当事人的好评。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诉说着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执行故事,承载着群众、企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可与赞誉。
5年积案终执结
“5年了,原以为这笔钱要不回来了,没想到法官一直记着!”8月27日,申请执行人杨某来到镇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将一面印着“执行为民 公正高效”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起历时5年的劳务费执行积案,在终本案件出清专项行动中成功执结。
5年前,杨某因被拖欠劳务费向镇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终本”不代表“结案”,该院执行局将此案纳入终本案件动态管理台账,执行干警定期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排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在近期终本案件出清专项排查中,执行干警敏锐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新增银行存款,当即启动快速执行流程,第一时间依法冻结、扣划存款,同步电话联系申请执行人告知进展,迅速办理款项发放手续,为当事人追回了被拖欠5年的劳务费。
此次案件的顺利执结,是镇安县法院执行局推进终本案件出清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镇安县法院执行局聚焦终本出清工作,始终坚持“终本不终管、出清见实效”原则,通过“定期筛查+动态跟踪+快速响应”机制,对每一起终本案件持续跟进财产线索,已成功出清终本案件20余件,确保“沉睡”案件能唤醒、可执行财产不遗漏,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紧盯线索破困局
“父亲年纪大了,这笔钱对他来说是生活保障,太感谢法官了!”8月12日,申请执行人陈某的儿子手持一面“怀爱民之心 办利民之事”的锦旗,走进山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代年过七旬的父亲感谢执行法官的尽心尽责。
时间回溯至2019年。陈某出于信任,借给高某7000元用于生意周转。后受多方面影响,高某生意失败无力还款,陈某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高某偿还借款,但高某仍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由于高某欠款较多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依法终结执行程序。
今年7月初,陈某带着一条模糊的财产线索找到执行法官,这成为了案件的“突破口”。执行法官没有因线索模糊而放弃,而是多方走访调查,最终发现高某有一笔到期债权。法官当即出具法律文书扣留该债权,并向高某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在法律威慑与耐心劝导下,高某配合案外人将到期债权转给陈某,7000元欠款全部执行到位。
“终本”并非“一终了事”,只是暂时的程序性中止。商洛法院持续加大“终本出清”力度,紧盯线索,推进积案执结,一方面坚持严厉打击,另一方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将法、理、情贯穿全执行过程,对被执行人进行思想疏导,以案说法,促使其主动履责。
跨域协作护权益
“法官的责任心让我感动,感谢你们的付出!”8月5日,商南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收到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写正义 高效执行解民忧”的锦旗,申请执行人王某专程到法院感谢执行干警高效执结了这起异地企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该案中,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法院依法判决被执行人支付货款,但被执行人迟迟不履行。由于被执行人是异地企业,地域阻隔给执行工作带来不小挑战。执行干警多次尝试与被执行人沟通,耐心释法明理,却收效甚微。随即,执行干警果断调整策略,通过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惩戒措施,严肃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在法律的威慑下,被执行人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最终将执行款足额缴纳至商南县法院执行案款账户。随后,法院将案款交给申请执行人,案件圆满执结。
此次跨域执行,不仅为申请执行人企业及时兑现合法权益,更彰显了人民法院破解异地执行难题的决心与能力。商南县法院建立了“跨域执行、异地打击”工作机制,与多地法院开展执行协作,努力让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商洛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商洛两级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建立预惩罚、执前督促履行、协作执行等机制,不断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