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 通讯员 王芳
“小区消防通道堆满了杂物,我早上拍了张照片上传,没想到下午就清理干净了!”7月23日,铜川市印台区居民王女士拿着手机,向邻居们展示着杂物被高效处理的结果。今年以来,铜川市印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多元化调解纾困,信息化赋能增效,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印台区综治中心借助“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对群众实时反馈问题的迅速响应与处理,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智慧治理的触角,在印台区深入到了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依托视联网系统构建的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印台区实现了“一屏尽览全区动态,一网统管网格事件”。从安全隐患的预警到矛盾苗头的排查,从突发事件的调度到治理数据的研判,这一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促使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源头化解转变,使得平安建设更具前瞻性和精准性。
在矛盾纠纷的化解上,印台区注重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以及行业性专业调解资源,印台区构建了多元共治的解纷格局,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快速有效化解。
“真没想到,不用开庭,拖欠的货款就追回来了,还拿到了具有强制力的裁定书,效率太高了!”4月23日,印台区的4家个体工商户对此赞不绝口。这得益于“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的联动机制。法院在研判案情后,将案件委派至印台区红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聚焦“护权益、保经营”,提出解决方案,促成双方签约。法院随即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为协议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样高效解纷的背后,是印台区对多元化调解力量的深度整合。区综治中心设立的多元调解室,不仅吸纳了“两代表一委员”、心理咨询师、职工维权专员等专业力量,并且引入了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参与调解,形成了强大的解纷合力。无论是商业纠纷、邻里摩擦,还是家庭矛盾、群体诉求,多元力量各展所长,让矛盾在法理与情理的交融中得以化解。
在综治中心,“秋侠调解”工作室成为了印台区的一张“解纷名片”。这里氛围温馨,群众进进出出,交谈声此起彼伏。调解员焦秋侠以其标志性的短发和爽朗的笑声,让调解室更像是一个邻里唠家常的客厅。
6月17日,居民贾某紧紧握住焦秋侠的手,激动地说:“多亏秋侠大姐,拖欠3年的欠款终于要回来了!”此前,贾某因债务纠纷与李某发生冲突,对处理结果不满,便来到区综治中心求助。“秋侠调解”工作室迅速介入,通过倾听诉求、耐心疏导,以“情理法”融合的方式促成了双方和解。
今年4月,拥有20余年调解经验的焦秋侠进驻区综治中心,带来了“稳、听、查、定、调、宣”6字工作法。“有矛盾找秋侠大姐!”已成为印台区群众的口头禅。从菜市场摊贩到小区物业,从工地工友到学校家长,这里的调解充满了人情味,治理也融入了街坊邻里的家常事中。化开的矛盾、舒展的眉头,正是印台区基层治理交出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