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咸阳茂陵派出所:“一窗通办”省时省心

  本报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邵渭滨

  5月15日上午,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茂陵派出所户籍大厅的电子叫号屏刚亮起,市民李女士就抱着熟睡的孩子急匆匆赶来。上个月她刚给二宝办完出生证,今天特意调休来办理户口登记。

  可这次,李女士在取号机前犯了难——大厅里没有标着“出生登记”“迁移业务”的小窗口,只有5个统一标着“综合服务”的玻璃隔间。正在她犹豫时,辅警张阿静快步迎上来:“姐,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所有业务,您先坐这儿填表,我帮您看看材料齐不齐。”“以前听邻居说办户口得跑好几个窗口,我还担心带着娃折腾不起。”李女士说。

  不到十分钟,李女士就坐在3号窗口前。户籍民警毛明玉接过材料,一边核对出生证明、结婚证,一边在电脑上快速录入信息:“您还需要办别的业务吗?比如孩子医保关联?现在都能一块办。”李女士愣了愣,随即笑了:“现在办事真方便!”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茂陵派出所户籍大厅成了常态。过去,这里的窗口像迷宫:办新生儿落户得去2号窗,补办身份证要排4号,迁户口又得换到1号……群众抱着文件袋在大厅里来回打转,高峰期甚至能听见抱怨声此起彼伏。“以前最愁给老人代办业务,跑错窗口就得重新排队,有时候一天都办不完。”常来帮父母办事的刘先生回忆道。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茂陵派出所下足了功夫。去年冬天,户籍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民警们围坐在一起,把十几类业务的办理流程、政策依据梳理成厚厚的笔记。毛明玉翻着磨破边的笔记本说:“那段时间,我们天天互相考问政策,模拟各种复杂情况,就为了把‘一窗通办’真正落地。”

  如今,窗口的“变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过去办户口迁移至少要跑两趟、耗时半小时,现在平均15分钟就能办结;补办身份证不用再重复排队照相、填表,材料齐全当场就能受理。电子屏上的统计数据最有说服力:“一窗通办”运行3个月来,群众平均等候时间从22分钟缩短到8分钟,投诉率下降了70%。

  “以前办业务像闯关,现在像坐直通车!”来给母亲办理异地身份证的赵先生竖起大拇指,他手机里还存着去年办业务时的照片——长长的队伍几乎排到大厅门口。而如今,等候区的椅子大多空着,偶尔有几个等待的群众,也是边刷手机边等,脸上早没了往日的焦急。

  “我们计划下一步把居住证办理、边境通行证申领也纳入‘一窗通办’。”公安秦都分局茂陵派出所所长指着墙上的“最多跑一次”承诺牌说,“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才是咱们该干的实事。”说话间,又有几位群众推门而入,在统一的综合窗口前有序办理业务。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大厅,照得墙上“人民公安为人民”几个字格外明亮。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公安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法院
   第07版:检察
   第08版:聚焦
民法典走进了我的家庭
召开检察建议工作推进会
主题宣传活动进企业
图片新闻
民法典宣讲进乡村
陕西检警协作破解办案难题
出台民事检察一体履职工作办法
咸阳茂陵派出所:“一窗通办”省时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