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24小时的平安守护

  本报记者 郭朝霞 见习记者 袁大维 通讯员 贾于卜

  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三原县公安局大程派出所的民警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穿梭于学校、街巷、调解室与夜市之间,以一次次贴心服务、一场场及时调解、一夜夜持续巡逻,构筑起一张牢固且温暖的平安网。

  ■ 清晨的“护学岗”

  9月2日,当清晨7时的阳光洒在关中环线旁,那一抹庄严的藏蓝身影已悄然来到了西张中心小学门口。民警杨志旻身姿挺拔,认真整理好反光背心,迅速投入到校园周边的交通疏导工作中。他熟练地指挥着送学车辆有序停放,确保校门口的道路畅通无阻。

  开学季,杨志旻和同事们紧盯校园安保力量配备、一键报警系统运行、消防设施完好情况、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周边治安环境等关键环节,化身“安全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细节。

  “杨警官,这一到开学,你来得比闹钟还准!”校门口保安老李笑着说,“有你们在,家长们送孩子都踏实多了。”杨志旻微笑着摆摆手,认真叮嘱道:“一键报警装置必须保持24小时在线。孩子们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有什么问题你们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们!”

  离开学校后,杨志旻和同事们又马不停蹄地对校园周边的文具店、餐饮店、便利店等学生常去的场所进行逐一检查,让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 上午的调解室

  9时许,在三原县西张村村委会调解室内,一场因宅基地边界引发的邻里纠纷在这里得到了妥善化解。

  村民张某某与邻居因围墙修建边界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气氛一度十分紧张。民警郭纲迅速到达现场,仔细查阅台账,依据此前记录的明确边界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兼顾双方通行的合理方案。

  在郭纲的耐心调解下,僵持许久的双方当事人情绪逐渐缓和。最终心结解开,纠纷化解,双方当事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郭警官,多亏你们拿着‘明白纸’来评理,不然这街坊情分都要吵没了。”张某某紧紧握着郭纲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起邻里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大程派出所“四联三共”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所民警联合村干部、调解员等网格力量,共同参与矛盾化解,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45起,有效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 午后的反诈宣传

  午后,秋风习习,带来丝丝凉意。大程派出所的民警们认真整理反诈宣传资料,为次日集市上的宣传活动精心做着准备,随后开展走访。

  杨志旻来到村民家门口,亲切地和村民拉起家常:“姨,饭吃了么?最近还有没有接到可疑电话?诈骗电话一定要警惕呀!”

  “多亏你上次给我下载的那个软件,有些陌生号码就直接拦住了。”

  “对,这下遇到可疑情况先找我们核实,可千万别上当受骗!”杨志旻耐心地叮嘱着。

  针对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动向,大程派出所坚持宣传前置,将“提着板凳拉家常”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民警们通过多种方式,将防范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在与群众日复一日的交流互动中,将反诈意识深深植入村民心中。

  ■ 夜晚的巡逻防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警郭纲带领村警在西张夜市开展例行巡逻检查。夜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郭警官,现在摆摊整齐规矩了,来吃饭的人都多了三成!”摊主刘大姐指着地上划定的经营线,脸上洋溢着笑容。此前,这里因摊位占道、噪音扰民等问题频发,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大程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开展整治行动,划定经营区域、加强巡查力度,建立了定期联合检查机制。经过持续治理,夜市的经营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夜间消费的安全感稳步提升。郭纲认真翻看记录本,仔细叮嘱刘大姐:“灭火器记得下周换粉,有啥问题随时喊我们。”

  从校园到街巷,从田埂到集市,大程派出所的民警们用日复一日的“平安日常”,编织出一张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全网。而这样的24小时,还将在每一个日出日落中,续写属于他们的坚守与温情。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公安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公告
   第06版:法院
   第07版:说法
   第08版:聚焦
警察故事
网格足迹里的鱼水深情
“巧嫂子”调解队的警务智慧
24小时的平安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