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钢
一笔借款,让多年好友几近对簿公堂。8月7日,李某来到西安市鄠邑区综治中心,向驻综治中心法官反映:“我看他有难处才借钱,现在他不仅不还,连电话都不接,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原来在去年,李某借给好友刘某1万元应急,刘某承诺会尽快还款,后续却远赴外地工作,既未还钱,也拒接李某的电话。承办法官张雨晴分别与双方沟通后发现,解开“心结”是化解纠纷的关键,随即决定在区综治中心共享法庭开展线上调解。
“我不是不愿意给,确实是没有钱。”
“你每次都说没钱,现在谁不难?我也着急用钱。”
……
调解现场,双方言语间仍充满火药味。张雨晴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后,一方面针对刘某的法律困惑释法明理,阐明拒不还款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劝导他珍惜李某在困难时伸出援手的情谊。最终,刘某承诺分期偿还全部欠款,李某表示接受。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这只是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发挥“法院+综治”模式效能,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自今年5月6日鄠邑区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鄠邑区法院主动融入综治中心工作体系,精心规划并设立诉讼服务、“共享法庭”两个功能区域,派驻1名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法官、1名员额法官和2名书记员入驻,为复杂矛盾化解提供精准法律指引,实现诉讼咨询、调解指导、远程开庭、线上调解等功能集成,让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在鄠邑区综治中心统筹下,鄠邑区法院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同,聚焦物业、金融、合同等重点领域,共同剖析重大复杂矛盾、精准“会诊”,形成工作联动、优势互补、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使可能激化的纠纷得到及时干预和妥善处理,为多元解纷体系注入新活力。
自鄠邑区综治中心运行以来,鄠邑区法院通过“法院+综治”模式,在综治中心设立功能区域并派驻专业力量,实现多项司法服务功能集成。截至目前,已接待群众80余人次,解答咨询230余人次,联动化解各类纠纷50余件,切实做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