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临潼

巡回庭审:赡养纠纷就地解

  高博 通讯员 鬲兴

  六旬老人房大爷老泪纵横,将长子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8月4日,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综治中心里,一场剑拔弩张的赡养纠纷庭审,在法官邓德波情理法交融的疏导下,以儿子和父亲的和解为这件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不仅是临潼区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街道综治中心、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堂孝道与法治教育的公开课。

  原告房大爷育有两子一女,现随二儿子生活。因长子李某长期拒绝承担赡养义务,老人无奈诉至临潼区法院雨金法庭,要求长子每月支付赡养费800元。考虑到房大爷年事已高、行动困难,且案件关系老年人权益保护和家庭伦理,承办法官邓德波决定打破常规,将庭审现场设在老人所在的徐杨街道综治中心,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庭审现场,气氛凝重。房大爷含泪控诉:“我辛苦拉扯大三个娃,老大不光不照看,还常骂我啊……”李某情绪激动,拍着桌子说:“我妹子嫁了不管,老二在家占着房,凭啥要我每月出800?我压力不大吗?”父子间隔阂深重,法庭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邓德波没有急于下判,转而用拉家常的方式问起李某:“兄弟姊妹几个?小时候爹妈最疼谁?家里最难的时候,谁供你吃的穿的?”家常话触动了回忆,李某紧绷的脸稍稍松动。邓德波随即翻开民法典说:“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因女儿出嫁、儿子是否在家而免除。这不仅是给钱吃饭,更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见李某低头沉思,邓德波趁热打铁,掰着手指算起情理账:“你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每月吃药、吃饭、请人搭把手,800元是基本保障,这要求过分吗?你弟弟日常照顾也很辛苦,你经济上分担一些,兄妹齐心,才是真孝顺。你爹要的不是你那点钱,是要你这份心啊!”句句入情入理,直指人心。

  在法、理、情的三重叩击下,李某低下头声音哽咽:“法官,是我糊涂了,光顾着置气……爸,我错了,以后我养您!”听到这声久违的“爸”,房大爷的泪水夺眶而出,父子相顾泪流,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最终,双方就赡养事宜达成一致,房大爷当场撤回了起诉。

  “赡养案核心在于修复亲情、守护尊严,而非分出输赢。”邓德波表示,将庭审放在综治中心,就是要让公众更直观地理解法律,也为了让大家了解综治中心的作用。“此举不仅是庭审场所的位移,更是司法服务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探索矛盾多元化解新路径的实践。当法官走下审判台,走进基层站点,当释法说理融入街巷日常,法治便化为有温度的规范。”临潼区徐杨街道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检察
   第06版:法院
   第07版:公安
   第08版:关注
西安市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运行
共享法庭:“屏对屏”化干戈
跟踪回访:押金退款及时到位
巡回庭审:赡养纠纷就地解
专业调解:找准医患矛盾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