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科技”,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也进一步深化了法官干警司法为民的理念。“作为新时代法官,既要精研法律条文,也要厚植为民情怀。”近日,在新民法庭“法官讲堂”上,青年法官助理李瑾琳分享了学习心得。
为了进一步提升干警的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水平,新民法庭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法官讲堂”以及“党建+业务”培训机制,组织干警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司法实务技能;建立“一对一”传帮带制度,由资深法官与青年干警结对,在实战中锤炼司法能力。新民法庭还联合西北政法大学设立“马锡五式”审判实践基地,不断探索矛盾化解新思路。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新民法庭审结民生类案件1733件,调撤率达54.4%。
“基层司法工作就是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雷青春表示,新民法庭将继续深化“老支书+科技”双轮驱动模式,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